近年来,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,行业影响力、社会认知度不断提升,整体实力明显增强。截至2016年10月底,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17271家,已备案正在运行的私募基金42263只,认缴规模9.13万亿元、实缴规模7.26万亿元,从业人员28万人。
伴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,私募基金行业的商业模式、业务规则等正逐步成熟,私募机构的内部管理、人才培养等机制正逐步完善,行业监管、自律规则等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健全。在证监会的指导和全行业的支持下,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出台了一系列自律规则,涵盖登记备案、信息披露、内部控制、募集行为管理、基金合同、风险监控等内容,“以信息披露为核心,以诚实守信为基础,以促进发展为目的,符合私募基金发展规律”的自律管理规则体系正在逐步形成。私募基金在支持实体经济创新、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。
然而,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,私募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,主要体现在:行业规范化水平不高、风控能力和合规意识欠缺、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程度不够、理性成熟的投资文化尚未形成。面对这些问题,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,也不必过于紧张,要坚定信心,保持定力,在发展中不断规范,在规范中不断发展,着力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归根结底,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:投资者为什么选择私募基金?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,甚至是较高的投资回报。只有为投资者创造价值,才能赢得信任。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来讲,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而且可持续的投资回报才是行业生存的王道。这里有三层含义:首先要给投资者带来回报;其次是这个回报要稳健;再次是稳健的回报要可持续。因此,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践行:
一是依法合规运作,绝对守住底线。依法合规运作是实现长期稳健回报的前提,违法违规的机构,最终将被投资者和市场抛弃;
二是聚焦投资主业,提升核心能力。通过专业化的组合投资为投资者创造价值,是私募基金行业的使命。私募行业应秉持长期投资、价值投资的理念,做到“专业、专注”;
三是立足可持续稳步发展,避免规模冲动。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有长远眼光,要深刻认识到,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实的发展,稳扎稳打才能健行致远;
四是培育核心人才,倡导团队精神。我们希望行业尊重对手、理性竞争,鼓励人才合理、有序流动,避免恶性竞争、互挖墙脚;
五是树立品牌意识,努力打造百年老店。品牌是任何行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,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应向国际私募基金看齐,通过专业的形象和服务水平向特定人群传递美誉度和信誉价值,凭借专业性、职业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,塑造卓越的企业形象和品牌;
六是忠实履行责任,始终保持敬畏之心。私募基金管理人本质上是“受人之托、代人理财”,要坚持契约精神,坚守受托人义务,忠实地为持有人利益服务;
七是根植于服务实体经济,努力发挥行业价值。私募基金的社会价值在于服务实体经济,在于为投资者带来价值回报。
私募基金不是“私人领域”,不是没有监管的“法外之地”。世界产业兴衰史告诉我们,任何行业的自由都是有限自由,任何行业生态的优化都是监管和自律管理的成果,可以说,没有监管和自律管理就没有行业的健康发展。下一步,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坚持问题导向,把“扶优限劣”作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工作的主基调。行业秩序方面,工作重心要由事前登记、备案向事中事后的监控监测和自律管理转移,切实做到“宽进严管”;行业生态环境方面,要促进公平竞争,突出重点,分类施策,大力发展私募FOF(母基金),真正做到“扶优限劣”;行业社会责任方面,要积极整合行业资源,引导私募基金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,充分发挥行业的社会价值,真正体现社会担当。
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线和宏观政策的着力点。优胜劣汰、大浪淘沙呼啸而来,有责任、有眼界、有担当、有坚守,有核心竞争力、有较强资产管理能力的私募基金管理人,将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适应新的发展形势,私募基金应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切入点和结合点,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,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回报为目标,尽可能实现投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继续秉承“服务、自律、创新”的宗旨,探索创新行业管理服务新模式,凝聚各方力量,共同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和创新发展,迎接私募基金行业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。
(来源:凤凰财经)